作者:2号站总代2020-07-28 18:07分类:花茶功效
1000亩的茶园有150人在摘采,每人每天采茶10小时,最多能采4两鲜叶,而4两鲜叶只能炒制1两雨花茶,若是手工炒茶,每人每天也只能炒1斤左右。
喝茶是如此简单的事情,却有着十分复杂的制作工序,若非制茶人难懂好茶的来之不易。看到这有没有觉得你和你的小伙伴都惊呆了~
春雨过后,茶业最忙碌的一季到来,昨天,南京中山陵茶厂的头锅雨花茶开炒,与往年不同的是,这次茶厂特意邀请了十位市民一起亲手炒制雨花茶。
说到雨花茶大家不免联想到南京的雨花台,以为多因此得名,其实不全然。
1958年江苏省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而研制新品种绿茶,历时1年多,炒了14次。最初希望茶叶会是五角星形或梅花的花瓣形,但技术上难以克服。
后来一位俞庸器的炒茶师傅,在院中散步时看到落满地面的松针形似茶叶,又因“大雪压青松”联想至革命精神,于是经过多轮实验,于1959年春制成“雨花茶”,意喻革命烈士忠贞不屈、万古长青使人饮茶思源,表达对雨花台革命烈士的崇敬与怀念。
历史故事回顾完,让我们回到制茶现场看看这“一片茶叶的来之不易”。
中山陵美食街的尽头有一大片茶园,清晨这里有不少背着小背篓的茶农采摘新鲜的“雨花茶”原叶。
这里涨姿势[吃惊]
中山陵茶厂的戴厂长告诉我们,这些原叶是龙井43品种,但由于制作工艺不同,口感会有区别。龙井是扁平型,光滑而带有锅巴香;碧螺春像蜜蜂腿,呈螺丝状的弯曲;而相较其他茶,在制作工艺上雨花茶的难度是他们的一倍,其特点是紧细圆直,搓成松针形,不能断,因此成品率也较低。
在制茶过程中重中之重的便是“杀青”。市民们在旁边看的稀奇,师傅们的双手在120度至140度的锅中翻炒五至七分钟,不断将茶叶炒至散发清香。
为了让茶叶耐于冲泡需要适度揉捻。双手捏紧茶叶反复推压,里面的汁水不断淌出,力道上要讲求先轻再重最后轻的原则。这不是在给茶叶按摩嘛[偷笑]
最后便是整形干燥了。坐在梅花灶旁,抓起锅中的一把茶叶在掌心揉搓至落下,火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茶叶的形状和味道,手不能停,至茶叶的绿色渐渐褪去时再翻炒,最后干度达九成左右,用手一捏即碎就可以起锅[挤眼]
趴在锅前的市民鼻尖落有不少毛絮,也不时撑着腰感叹制茶不易,不过最后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茶叶可是更觉沁人心脾。戴厂长说工人们每天11点左右炒茶要一直持续到凌晨两三点,经常会趴在锅边睡着。
春茶虽好,但刚刚炒制出来的雨花茶不要立即喝。因为过于新鲜的茶,肠胃很容易受损。戴康龙建议,市民买回“明前茶”,最好放置一周,等茶中的多酚类物质自动氧化再喝,而泡茶时第一遍水也要倒掉,洗去茶叶上的灰尘。
今年中山陵茶厂的雨花茶产量预计在5000多斤,高档茶3000元/斤,中档茶2000元/斤,普通的180元/斤,价格比较亲民。而去年颇受市民喜爱的梅花红茶今年也将增产至800斤,价格在1000元左右。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ymei.net/hc_huachagongxiao/29.html
文章原创,转载务必注名出处,否则后果自负!